金融科技推进数字金融“新基建”,着力建设三种类型数字金融基础设施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金融标准研究院副院长辛路出席本次活动并作"金融科技与数字金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题演讲。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金融标准研究院副院长 辛路
“新基建”的内涵是什么?金融科技如何助力数字金融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这些问题,辛路阐述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最后,他还就商业银行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拥抱数字金融“新基建”发展机遇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新基建”的概念与认识: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共识
在介绍“新基建”概念时,辛路引用了发改委的定义,“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为更好的厘清“新基建”和“老基建”的关系,辛路就此作了分析比较。他认为,“老基建”始于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主要目标是拉动内需、发展经济,着眼点在于工业化和信息化。其中,3G/4G 基础通信设施发展,催生了移动互联网兴起,构建了新型网络空间和用户场景,为移动金融和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新基建”在 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提出,以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为目标,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成为共识,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加速了我国经济社会数字化进程。辛路认为,当前数字革命在全球兴起,数字社会“未来已至”。数字金融发展要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金融科技创新为基础支撑,以数据要素为底层驱动,面向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求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新基建”为数字经济发展赋能,数字金融面临新机遇
辛路指出,近年来,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作用明显增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要素化、治理数字化的不断深入。产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 4.0 引领产数字化趋势;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释放出巨大价值红利;数字技术降低经济社会信任成本和管理成本,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他认为,正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数字金融亦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新基建”为数字经济发展赋能,也为数字金融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空间。当前,推进数字金融“新基建”,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
金融科技推动数字金融的三类基础设施建设正当时
辛路认为,科技是金融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例如: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使金属货币得以流通,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发展则导致纸币在货币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金融科技发展则使得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成为可能。金融科技已成为驱动数字金融创新发展关键所在,以金融科技推进数字金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当时。就此,辛路从数字金融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维度进行了阐述。
一是数字金融信息基础设施。辛路指出,信息基础设施是基于新一代信息科技、数字科技、智能科技演化形成的新型技术基础设施,具有先进、硬核、适用的科技属性,在数字金融领域延展为数字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即以金融科技为核心构建、面向数字金融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包括:新一代金融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金融场景化的人工智能、区块链、安全多方计算等创新技术应用,新型绿色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比如,人民银行近期在贵州启动新一代金融数据中心建设,商业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开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金融科技基础研发。辛路建议,数字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强调技术驱动、自主创新和底层突破,可采用政策引导、市场竞争、多方协同的方式推进,产业基金、创投基金等可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就是很好的案例。
二是数字金融融合基础设施。辛路指出,融合基础设施是由传统基础设施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升级而形成的新型基础设施,在特定行业或产业领域发挥基础性、保障性、平台性作用,在数字金融领域则表现为基于金融科技规划建设或升级改造的数字金融融合基础设施,例如,国家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中央银行法定数字货币 DC/EP,中国银联、网联等卡基或三方支付转接清算系统,企业和个人征信基础设施,金融 CA 认证体系,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行业组织建立的第三方区块链数字函证平台、供应链金融数字信息服务平台、金融科技能力共享平台、行业信息共享平台、尽职调查服务平台等。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数字金融及其融合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辛路建议,应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广覆盖的数字金融融合基础设施体系,满足一般性公共服务和个性化服务需求,助力数字金融主体的差异化、自主化、协同化发展。
三是数字金融创新基础设施。辛路指出,创新基础设施是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创新功能和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具有中立、前沿、开放等特性,由此可见,具备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和数字金融的创新研发机构可纳入数字金融创新基础设施范畴。比如,人民银行设立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数字货币研究所,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专业委员会、互联网金融标准研究院,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和世界银行共同支持建设的全球数字金融中心,及北京大学设立数字金融中心、清华大学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等。基于我国数字金融发展研究存在不均衡情况,辛路建议,要加强“政产学研用”多方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行成跨领域、跨学科、跨机构的交流协作,努力创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数字金融创新基础设施平台。
数字金融“新基建”的四点思考
关于数字金融“新基建”,辛路分享了他的四点思考。
一是进一步加快数据要素产业化,打造发展新动能。辛路认为,以安全多方计算、区块链、联邦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为基础,构建安全、合规、统一的数据要素平台,可以加快数据要素的生产和流通,加速实现数据要素化、价值化、产业化,夯实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发展基础,助力数据要素市场的供给侧变革,打造转型发展新动能。
二是提升金融科技自主可控水平,防止关键技术被“卡脖子”。辛路指出,近期发生的华为芯片断供、TikTok 受阻等事件说明,关键技术买不来、要不来、等不来,金融安全关乎国家安全,金融科技安全是金融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要未雨绸缪、主动作为,以金融科技推动数字金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注意提升关键、底层技术的安全保障能力与自主可控水平。
三是进一步发展监管科技,寻求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有效平衡。辛路认为,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是两位一体的,当前人民银行正在组织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沙箱”试点相关工作,有利于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协同发展。他建议,加快建立新型监管科技基础设施,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推广“监管沙箱”,寓监管于数字化基础服务,助力实现柔性监管、动态监管和监管前移。
四是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和数字金融“新基建”。辛路介绍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推动金融科技发展、促进数字金融“新基建”方面的工作进展和成果。他表示,在监管部门指导和会员单位支持下,协会正按照“共建、共享、共有”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金融科技健康发展的生态体系,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和数字金融“新基建”注入新动力。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四点建议
关于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辛路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数立正确价值导向。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和能力来做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数字金融服务的能力水平和满意度,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为数字经济、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在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时,应把合作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风险框架,做好对合作方尽职调查、风险评估、名单管理和持续监测,承担风险管控的主体责任。三是加快标准规则建设。商业银行要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行”原则,制定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应用标准规则,做好行内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注重金融科技与合规科技协同发展。四是做好金融消费者保护。商业银行应规范提供金融科技产品和数字金融服务,及时查处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不当行为,防止因数字化转型产生新的数字鸿沟和金融排斥。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