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天下武功,唯”拆“不破之架构篇二 | 技术人应知的创新思维模型 (9)

用户头像
Alan
关注
发布于: 2020 年 12 月 30 日
天下武功,唯”拆“不破之架构篇二 | 技术人应知的创新思维模型 (9)

随着业务的发展、用户量、业务量发生 10 倍速变化,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破局点已经到来,对于系统架构师而言往往意味着架构需要正确拆解、快速扩展;前文我们谈了谈架构拆解的时机、架构拆解的角度与尺度;本文我们将继续谈谈架构拆解(拆分)的方法论; 关于架构拆解的方法论,不得不提及广为人知的《The Art of Scalability》即《可扩展艺术》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一个系统性的拆解模型:AKF 扩展立方体模型



下面我们来简单聊聊 AKF 扩展立方体模型,如图所示 AKF 模型包括 X、Y、Z 轴三个拆解方向,对应下列三种常见架构拆解、扩展策略:

 

  1. 服务的水平复制 X 轴

这里的服务是一个广义服务概念,通常它即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单体应用、也有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微服务”;这里我们统称为”服务“。

服务的水平复制直白来说,是通过冗余、多部署几个相同的应用/服务实例,应对线上业务流量的增长;部署之后即是做流量的负载均衡;比如对于单体架构,通过 Nginx 等网关做接入负载均衡;对于微服务架构,常见的方式是通过 Ribbon 集合 Eureka、Nacos 等做服务调用负载均衡。

 

这里需要关注的是,一方面,为了让服务可以快速的进行低成本、无代码改造的水平复制、快速扩容,需要我们在设计服务时,提前考虑服务的无状态化设计,比如 session 数据的存储设计考虑,对于用户 session 数据常见策略是存储在外部 Redis 集群中;另一方面,应用如果无状态,可以快速扩容,并不意味着无限扩容,限制同样明显,如早期数据存储往往依然是集中的单库,系统的性能边界往往是在数据层。



X 轴复制示意图

 

  1. 基于业务的垂直拆分 Y 轴

垂直拆分服务之前,一方面要明确为什么要拆分,明确服务拆分的目标;另一方面需要考虑众多不同角度,比如团队的角度,包括团队的组织架构、团队的技术体系、团队的技术能力等;业务的角度,包括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确定性业务与不确定性业务、高并发读业务与高并发写业务、高安全性业务与一般安全性要求业务等等;这两个方面分别对应着做正确的事与把正确的事做对。

 

举个例子,商城系统早期为单体应用,因用户量的增加、需求的爆发、业务的不断发展,需要拆分为业务职责更内聚的服务,其中为了保障用户的下单流程尤其需要将商品业务、订单业务从原有系统中拆分开来。



Y 轴拆分示意图

另外拆分时,同样应遵循一些我们已知的原则,比如”高内聚低耦合“、让服务”小而自制“、”可独立部署“、”避免循环依赖“等等相关原则。

 

  1. 基于相似度的数据划分 Z 轴

数据的分区、数据的划分,往往与 Y 轴-业务的拆分相关联;Y 轴的拆分决定了 Z 轴的业务数据域;如上图所示原先所有数据均存储于同一单体应用数据库中,但伴随 Y 轴的拆分,数据库同样常常会伴随分库而垂直拆分为用户库、商品库、订单库等。

当业务并发、数据量持续增长,基于不同业务场景的考虑,业务数据必然需要按不同的维度做进一步的水平或垂直划分,如基于数据冷热程度、基于读写热度、基于数据范围 包括地区维度、时间维度、ID Range 、基于用户 ID 的”基因维度“即所有用户所产生的业务数据后加上用户 ID 的后 4 个 BIT 等等

 

  1. 最后

如前文所述,架构演进是不断反熵增与提升需求响应力的发展过程,架构的拆分历程,无疑需以提升需求响应力、不断反熵增、降本增效为最高纲领;在做架构拆分时更是要清楚拆分一定不是完全没有副作用,特别是不能为了拆而拆,”是药即有三分毒“,架构拆分同样如此,拆分同样会伴随一些新的成本包括但不限于分布式事务处理、分布式 ID 分配、服务间通信、调用链路跟踪、响应时间延迟等等。

拆解一定要控制住自己,聚焦价值,适度折中;一流的架构拆分,一定是以为了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快速验证业务模式、高效支撑业务的发展为目标。

 

用户头像

Alan

关注

认知升级,不止码道 2017.11.25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天下武功,唯”拆“不破之架构篇二 | 技术人应知的创新思维模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