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第十三周 学习总结

用户头像
熊桂平
关注
发布于: 2020 年 12 月 22 日

1.spark

1.1park 特点

  • DAG 切分的多阶段计算过程更快速

  • 使用内存存储中间计算结果更高效

  • RDD 的编程模型更简单

1.2 作为编程模型的 RDD

RDD 是 Spark 的核心概念,是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s)的缩写。RDD 既是 Spark 面向开发者的编程模型,又是 Spark 自身架构的核心元素。

作为 Spark 编程模型的 RDD。我们知道,大数据计算就是在大规模的数据集上进行一系列的数据计算处理。MapReduce 针对输入数据,将计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个 Map 阶段,一个 Reduce 阶段,可以理解成是面向过程的大数据计算。我们在用 MapReduce 编程的时候,思考的是,如何将计算逻辑用 Map 和 Reduce 两个阶段实现,map 和 reduce 函数的输入和输出是什么,MapReduce 是面向过程的。

而 Spark 则直接针对数据进行编程,将大规模数据集合抽象成一个 RDD 对象,然后在这个 RDD 上进行各种计算处理,得到一个新的 RDD,继续计算处理,直到得到最后的结果数据。所以 Spark 可以理解成是面向对象的大数据计算。我们在进行 Spark 编程的时候,思考的是一个 RDD 对象需要经过什么样的操作,转换成另一个 RDD 对象,思考的重心和落脚点都在 RDD 上。

RDD 上定义的函数分两种,一种是转换(transformation)函数,这种函数的返回值还是 RDD;另一种是执行(action)函数,这种函数不再返回 RDD。

RDD 定义了很多转换操作函数,比如有计算 map(func)、过滤 filter(func)、合并数据集 union(otherDataset)、根据 Key 聚合 reduceByKey(func, [numPartitions])、连接数据集 join(otherDataset, [numPartitions])、分组 groupByKey([numPartitions]) 等十几个函数。

1.3 作为数据分片的 RDD

跟 MapReduce 一样,Spark 也是对大数据进行分片计算,Spark 分布式计算的数据分片、任务调度都是以 RDD 为单位展开的,每个 RDD 分片都会分配到一个执行进程去处理。

RDD 上的转换操作又分成两种,一种转换操作产生的 RDD 不会出现新的分片,比如 map、filter 等,也就是说一个 RDD 数据分片,经过 map 或者 filter 转换操作后,结果还在当前分片。就像你用 map 函数对每个数据加 1,得到的还是这样一组数据,只是值不同。实际上,Spark 并不是按照代码写的操作顺序去生成 RDD,比如 rdd2 = rdd1.map(func)

这样的代码并不会在物理上生成一个新的 RDD。物理上,Spark 只有在产生新的 RDD 分片时候,才会在物理上真的生成一个 RDD,Spark 的这种特性也被称作惰性计算。

另一种转换操作产生的 RDD 则会产生新的分片,比如 reduceByKey,来自不同分片的相同 Key 必须聚合在 一起进行操作,这样就会产生新的 RDD 分片。然而,实际执行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新的 RDD 分片,并不是根据转换函数名就能判断出来的。

1.4Spark 的计算阶段

和 MapReduce 一个应用一次只运行一个 map 和一个 reduce 不同,Spark 可以根据应用的复杂程度,分割成更多的计算阶段(stage),这些计算阶段组成一个有向无环图 DAG,Spark 任务调度器可以根据 DAG 的依赖关系执行计算阶段。

Spark计算

这个 DAG 对应的 Spark 程序伪代码如下

  • rddB = rddA.groupBy(key)

  • rddD = rddC.map(func)

  • rddF = rddD.union(rddE)

  • rddG = rddB.join(rddF)

整个应用被切分成 3 个阶段,阶段 3 需要依赖阶段 1 和阶段 2,阶段 1 和阶段 2 互不依赖。Spark 在执行调度的时候,先执行阶段 1 和阶段 2,完成以后,再执行阶段 3。如果有更多的阶段,Spark 的策略也是一样的。只要根据程序初始化好 DAG,就建立了依赖关系,然后根据依赖关系顺序执行各个计算阶段,Spark 大数据应用的计算就完成了。

Spark 作业调度执行的核心是 DAG,有了 DAG,整个应用就被切分成哪些阶段,每个阶段的依赖关系也就清楚了。之后再根据每个阶段要处理的数据量生成相应的任务集合(TaskSet),每个任务都分配一个任务进程去处理,Spark 就实现了大数据的分布式计算。

负责 Spark 应用 DAG 生成和管理的组件是 DAGScheduler,DAGScheduler 根据程序代码生成 DAG,然后将程序分发到分布式计算集群,按计算阶段的先后关系调度执行。那么 Spark 划分计算阶段的依据是什么呢?显然并不是 RDD 上的每个转换函数都会生成一个计算阶段,比如上面的例子有 4 个转换函数,但是只有 3 个阶段。当 RDD 之间的转换连接线呈现多对多交叉连接的时候,就会产生新的阶段。一个 RDD 代表一个数据集,图中每个 RDD 里面都包含多个小块,每个小块代表 RDD 的一个分片。

Spark 也需要通过 shuffle 将数据进行重新组合,相同 Key 的数据放在一起,进行聚合、关联等操作,因而每次 shuffle 都产生新的计算阶段。这也是为什么计算阶段会有依赖关系,它需要的数据来源于前面一个或多个计算阶段产生的数据,必须等待前面的阶段执行完毕才能进行 shuffle,并得到数据。

1.5Spark 的作业管理

  • Spark 里面的 RDD 函数有两种,一种是转换函数,调用以后得到的还是一个 RDD,RDD 的计算逻辑主要通过转换函数完成。

  • 另一种是 action 函数,调用以后不再返回 RDD。比如 count() 函数,返回 RDD 中数据的元素个数;saveAsTextFile(path),将 RDD 数据存储到 path 路径下。Spark 的 DAGScheduler 在遇到 shuffle 的时候,会生成一个计算阶段,在遇到 action 函数的时候,会生成一个作业(job)。

  • RDD 里面的每个数据分片,Spark 都会创建一个计算任务去处理,所以一个计算阶段会包含很多个计算任务(task)。

1.6Spark 的执行过程

Spark 支持 Standalone、Yarn、Mesos、Kubernetes 等多种部署方案,几种部署方案原理也都一样,只是不同组件角色命名不同,但是核心功能和运行流程都差不多。

首先,Spark 应用程序启动在自己的 JVM 进程里,即 Driver 进程,启动后调用 SparkContext 初始化执行配置和输入数据。SparkContext 启动 DAGScheduler 构造执行的 DAG 图,切分成最小的执行单位也就是计算任务。

然后 Driver 向 Cluster Manager 请求计算资源,用于 DAG 的分布式计算。ClusterManager 收到请求以后,将 Driver 的主机地址等信息通知给集群的所有计算节点 Worker。

Worker 收到信息以后,根据 Driver 的主机地址,跟 Driver 通信并注册,然后根据自己的空闲资源向 Driver 通报自己可以领用的任务数。Driver 根据 DAG 图开始向注册的 Worker 分配任务。

Worker 收到任务后,启动 Executor 进程开始执行任务。Executor 先检查自己是否有 Driver 的执行代码,如果没有,从 Driver 下载执行代码,通过 Java 反射加载后开始执行。

2 流计算

2.1Storm (实时的 Hadoop)

实时计算系统

  • 低延迟

  • 高性能

  • 分布式

  • 可伸缩

  • 高可用

基本概念

storm
  • Nimbus:负责资源分配和任务调度。

  • Supervisor:负责接受 Nimbus 分配的任务,启动和停止属于自己管理的 Worker 进程。

  • Worker:运行具体处理组件逻辑的进程。

  • Task:Worker 中每一个 Spout/Bolt 的线程称为一个 Task。

  • Topology:Storm 中运行的一个实时应用程序,因为各个组件间的消息流动形成逻辑上的一个拓扑结构。

  • Spout:在一个 Topology 中产生源数据流的组件。通常情况下 Spout 会从外部数据源中读取数据,然后转换为 Topology 内部的源数据。Spout 是一个主动的角色,其接口中有个 nextTuple() 函数,Storm 框架会不停地调用此函数,用户只要在其中生成源数据即可。

  • Bolt:在一个 Topology 中接受数据然后执行处理的组件。Bolt 可以执行过滤、函数操作、合并、写数据库等任何操作。Bolt 是一个被动的角色,其接口中有个 execute(Tuple input) 函数,在接受到消息后会调用此函数,用户可以在其中执行自己想要的操作。

  • Tuple:一次消息传递的基本单元。本来应该是一个 key-value 的 map,但是由于各个组件间传递的 tuple 的字段名称已经事先定义好,所以 tuple 中只要按序填入各个 value 就行了,所以就是一个 value list.

  • Stream:源源不断传递的 tuple 就组成了 stream。

应用场景

Storm 被广泛用来进行实时日志处理,出现在实时统计、实时风控、实时推荐等场景中。一般来说,我们从类 Kafka 的 metaq 或者基于 HBase 的 TimeTunnel 中读取实时日志消息,经过一系列处理,最终将处理结果写入到一个分布式存储中,提供给应用程序访问。我们每天的实时消息量从几百万到几十亿不等,数据总量达到 TB 级。对于我们来说,Storm 往往会配合分布式存储服务一起使用。在我们正在进行的个性化搜索实时分析项目中,就使用了 TimeTunnel + HBase + Storm + UPS 的架构,每天处理几十亿的用户日志信息,从用户行为发生到完成分析延迟在秒级。

2.2Spark Streaming

Spark Streaming 是 Spark 核心 API 的一个扩展,可以实现高吞吐量的、具备容错机制的实时流数据的处理。

Spark Streaming 支持从多种数据源获取数据,包括 Kafka、Flume、Twitter、ZeroMQ、Kinesis 以及 TCP Sockets。从数据源获取数据之后,可以使用诸如 map、reduce、join 和 window 等高级函数进行杂算法的处理,最后还可以将处理结果存储到文件系统、数据库和现场仪表盘中。

在 Spark 统一环境的基础上,可以使用 Spark 的其他子框架,如机器学习、图计算等,对流数据进行处理。Spark Streaming 处理的数据流如图 1 所示

图1spark streaming数据流示意

与 Spark 的其他子框架一样,Spark Streaming 也是基于核心 Spark 的。Spark Streaming 在内部的处理机制是,接收实时的输入数据流,并根据一定的时间间隔(如 1 秒)拆分成一批批的数据,然后通过 Spark Engine 处理这些批数据,最终得到处理后的一批批结果数据。它的工作原理如图 2 所示。

图2 spark streaming原理


2.3Flink

在当前的互联网用户,设备,服务等激增的时代下,其产生的数据量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各种业务场景都会有着大量的数据产生,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地处理是很多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往我们所熟知的 Map Reduce,Storm,Spark 等框架可能在某些场景下已经没法完全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或者是实现需求所付出的代价,无论是代码量或者架构的复杂程度可能都没法满足预期的需求。新场景的出现催产出新的技术,Flink 即为实时流的处理提供了新的选择。Apache Flink 就是近些年来在社区中比较活跃的分布式处理框架,加上阿里在中国的推广,相信它在未来的竞争中会更具优势。 Flink 的产生背景不过多介绍,感兴趣的可以 Google 一下。Flink 相对简单的编程模型加上其高吞吐、低延迟、高性能以及支持 exactly-once 语义的特性,让它在工业生产中较为出众。相信正如很多博客资料等写的那样"Flink 将会成为企业内部主流的数据处理框架,最终成为下一代大数据处理标准。


Flink架构

在 Flink 运行时涉及到的进程主要有以下两个: JobManager:主要负责调度 task,协调 checkpoint 已经错误恢复等。当客户端将打包好的任务提交到 JobManager 之后,JobManager 就会根据注册的 TaskManager 资源信息将任务分配给有资源的 TaskManager,然后启动运行任务。TaskManger 从 JobManager 获取 task 信息,然后使用 slot 资源运行 task; TaskManager:执行数据流的 task,一个 task 通过设置并行度,可能会有多个 subtask。 每个 TaskManager 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 JVM 进程运行的。他主要负责在独立的线程执行的 operator。其中能执行多少个 operator 取决于每个 taskManager 指定的 slots 数量。Task slot 是 Flink 中最小的资源单位。假如一个 taskManager 有 3 个 slot,他就会给每个 slot 分配 1/3 的内存资源,目前 slot 不会对 cpu 进行隔离。同一个 taskManager 中的 slot 会共享网络资源和心跳信息。

3.大数据

3.1 大数据基准测试工具 HiBench

HiBench 是 Intel 开放的一个 Hadoop Benchmark Suit,包含 9 个典型的 Hadoop 负载

  • Micro benchmarks

  • Sort

  • WordCount

  • TeraSort

  • HDFS benchmarks

  • DFSIO

  • web search benchmarks

  • Nutch indexing

  • PageRank

  • machine learning benchmarks

  • Mahout Bayesian classification

  • Mahout K-means clustering

  • data analytics benchmarks

  • Hive Query Benchmarks

Micro Benchmarks

  • Sort(sort):使用 Hadoop RandomTextWriter 生成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排序。

  • WordCount(wordcount):统计输入数据中每个单词的出现次数,输入数据使用 Hadoop RandomTextWriter 生成。

  • TeraSort(terasort):这是由微软的数据库大牛 Jim Gray(2007 年失踪)创建的标准 benchmark,输入数据由 Hadoop TeraGen 产生。

HDFS Benchmarks

  • 增强的 DFSIO(dfsioe):通过产生大量同时执行读写请求的任务来测试 Hadoop 集群的 HDFS 吞吐量。

Web Search Benchmarks

  • Nutch indexing(nutchindexing):大规模搜索引擎索引是 MapReduce 的一个重要应用,这个负载测试 Nutch(Apache 的一个开源搜索引擎)的索引子系统,使用自动生成的 Web 数据,Web 数据中的链接和单词符合 Zipfian 分布。

  • PageRank(pagerank):这个负载包含一种在 Hadoop 上的 PageRank 算法实现,使用自动生成的 Web 数据,Web 数据中的链接符合 Zipfian 分布。

Data Analytics Benchmarks

  • Hive Query Benchmarks(hivebench):这个负载的开发基于 SIGMOD 09 的一篇论文“A Comparison of Approaches to Large-Scale Data Analysis”和 HIVE-396,包含执行典型 OLAP 查询的 Hive 查询(Aggregation and Join),使用自动生成的 Web 数据,Web 数据中的链接符合 Zipfian 分布。


3.2 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3.2.1 互联网运营常用数据指标

新增用户数

  • 新增用户数是网站增长性的关键指标,指新增加的访问网站的用户数(或者新下载 App 的用户数),对于一个处于爆发期的网站,新增用户数会在短期内出现倍增的走势,是网站的战略机遇期,很多大型网站都经历过一个甚至多个短期内用户暴增的阶段。新增用户数有日新增用户数、周新增用户数、月新增用户数等几种统计口径。


用户留存率

  • 新增的用户并不一定总是对网站(App)满意,在使用网站(App)后感到不满意,可能会注销账户(卸载 App),这些辛苦获取来的用户就流失掉了。网站把经过一段时间依然没有流失的用户称作留存用户,留存用户数比当期新增用户数就是用户留存率。


用户留存率= 留存用户数/ 当期新增用户数

计算留存有时间窗口,即和当期数据比,3 天前新增用户留存的,称作 3 日留存;相应的,还有 5 日留存、7 日留存等。新增用户可以通过广告、促销、病毒营销等手段获取,但是要让用户留下来,就必须要使产品有实打实的价值。用户留存率是反映用户体验和产品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说来,3 日留存率能做到 40% 以上就算不错了。和用户留存率对应的是用户流失率。


用户流失率= 1 - 用户留存率


活跃用户数

  • 用户下载注册,但是很少打开产品,表示产品缺乏黏性和吸引力。活跃用户数表示打开使用产品的用户数,根据统计口径不同,有日活跃用户数、月活跃用户数等。提升活跃是网站运营的重要目标,各类 App 常用推送优惠促销消息给用户的手段促使用户打开产品。

PV

  • 打开产品就算活跃,打开以后是否频繁操作,就用 PV 这个指标衡量,用户每次点击,每个页面跳转,被称为一个 PV(Page View)。PV 是网页访问统计的重要指标,在移动 App 上,需要进行一些变通来进行统计。

GMV

  • GMV 即成交总金额(Gross Merchandise Volume),是电商网站统计营业额(流水)、反映网站营收能力的重要指标。和 GMV 配合使用的还有订单量(用户下单总量)、客单价(单个订单的平均价格)等。

转化率

  • 转化率是指在电商网站产生购买行为的用户与访问用户之比。


转化率= 有购买行为的用户数/ 总访问用户数

用户从进入网站(App)到最后购买成功,可能需要经过复杂的访问路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会离开:进入首页想了想没什么要买的,然后离开;搜索结果看了看不想买,然后离开;进入商品详情页面,看看评价、看看图片、看看价格,然后离开;放入购物车后又想了想自己的钱包,然后离开;支付的时候发现不支持自己喜欢的支付方式,然后离开…一个用户从进入网站到支付,完成一笔真正的消费,中间会有很大概率流失,网站必须要想尽各种办法:个性化推荐、打折促销、免运费、送红包、分期支付,以留住用户,提高转化率。

3.2.2 数据可视化图表与数据监控

折线图

  • 折线图是用的最多的可视化图表之一,通常横轴为时间,用于展示在时间维度上的数据变化规律,正向指标(比如日活跃用户数)斜率向上,负向指标(比如用户流失率)斜率向下,都表示网站运营日趋良好,公司发展欣欣向荣。

折线图


散点图

  • 数据分析的时候,散点图可以有效帮助分析师快速发现数据分布上的规律与趋势,可谓肉眼聚类算法。

散点图


热力图

  • 热力图用以分析网站页面被用户访问的热点区域,以更好进行页面布局和视觉展示。在地图上展示的热力图则表示了该地区的拥堵和聚集状态,方便用户进行出行规划。

热力图


漏斗图

  • 漏斗图可谓是网站数据分析中最重要的图表,表示在用户的整个访问路径中每一步的转化率。

漏斗图


4.大数据算法

4.1 网页排名算法 PageRank

PageRank,网页排名,又称网页级别,Google 左侧排名或佩奇排名,是一种由搜索引擎根据网页之间相互的超链接计算的技術,而作为网页排名的要素之一,以 Google 公司創辦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之姓來命名。

PageRank 通过网络浩瀚的超链接關係来确定一个页面的等级。Google 把从 A 页面到 B 页面的链接解释为 A 页面给 B 页面投票,Google 根据投票来源(甚至来源的来源,即链接到 A 页面的页面)和投票目标的等级来决定新的等级。简单的说,一个高等级的页面可以使其他低等级页面的等级提升。

一个页面的「得票数」由所有链向它的页面的重要性來决定,到一个页面的超链接相当于对该页投一票。一个页面的 PageRank 是由所有链向它的页面(「链入页面」)的重要性经过递归算法得到的。一个有較多链入的页面会有較高的等级,相反如果一个页面没有任何链入页面,那么它没有等级。


4.1.1PageRank 算法

假设一个由 4 个页面组成的小团体:A,B,C 和 D。如果所有页面都链向 A,那么 A 的 PR(PageRank)值将是 B,C 及 D 的 Pagerank 总和。


继续假设 B 也有链接到 C,并且 D 也有链接到包括 A 的 3 个页面。一个页面不能投票 2 次。所以 B 给每个页面半票。以同样的逻辑,D 投出的票只有三分之一算到了 A 的 PageRank 上。


换句话说,根据链出总数平分一个页面的 PR 值。

互联网中一个网页只有对自己的出链,或者几个网页的出链形成一个循环圈。那么在不断地迭代过程中,这一个或几个网页的 PR 值将只增不减,显然不合理。如下图中的 C 网页就是刚刚说的只有对自己的出链的网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象一个随机浏览网页的人,假定他有一个确定的概率会输入网址直接跳转到一个随机的网页,并且跳转到每个网页的概率是一样的。于是则此图中 A 的 PR 值可表示为:

PageRank 计算公式

P1,P2…PN 是被研究的页面,M(pi) 是链入 Pi 页面的集合,L(pj) 是 Pj 链出页面的数量,而 N 是所有页面的数量。


PageRank 值是一个特殊矩阵中的特征向量。这个特征向量为



4.2 KNN 分类算法

KNN 算法,也叫 K 近邻(K NearestNeighbour)算法

对于一个需要分类的数据,将其和一组已经分类标注好的样本集合进行比较,得到距离最近的 K 个样本,K 个样本最多归属的类别,就是这个需要分类数据的类别。

KNN分类算法




4.3 贝叶斯分类算法

贝叶斯公式

贝叶斯公式

假设一所学校里男生占 60%,女生占 40%。男生总是穿长裤,女生则一半穿长裤一半穿裙子。假设你走在校园中,迎面走来一个穿长裤的学生,你能够推断出这个穿长裤学生是男生的概率是多少吗?

利用贝叶斯公式可知是 75%。

4.4K-means 聚类算法

  • 第 1 步:随机在图中取 K 个种子点,图中 K=2,即图中的实心小圆点。

  • 第 2 步:求图中所有点到这 K 个种子点的距离,假如一个点离种子点 X 最近,那么这个点属于 X 点群。在图中,可以看到 A、B 属于上方的种子点,C、D、E 属于中部的种子点。

  • 第 3 步:对已经分好组的两组数据,分别求其中心点。对于图中二维平面上的数据,求中心点最简单暴力的算法就是对当前同一个分组中所有点的 X 坐标和 Y 坐标分别求平均值,得到的就是中心点。

  • 第 4 步:重复第 2 步和第 3 步,直到每个分组的中心点不再移动。这时候,距每个中心点最近的点数据聚类为同一组数据。

K-means聚类算法


5.机器学习

5.1 机器学习系统架构

机器学习架构

样本

样本就是通常我们常说的“训练数据”,包括输入和结果两部分。比如我们要做一个自动化新闻分类的机器学习系统,对于采集的每一篇新闻,能够自动发送到对应新闻分类频道里面,比如体育、军事、财经等。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批量的新闻和其对应的分类类别作为训练数据。通常随机选取一批现成的新闻素材就可以,但是分类需要人手工进行标注,也就是需要有人阅读每篇新闻,根据其内容打上对应的分类标签。

T=(x1,y1),(x2,y2),…,(xn,yn)

其中 xn 表示一个输入,比如一篇新闻;yn 表示一个结果,比如这篇新闻对应的类别。

模型

模型就是映射样本输入与样本结果的函数,可能是一个条件概率分布,也可能是一个决策函数。一个具体的机器学习系统所有可能的函数构成了模型的假设空间,数学表示是:

其中 X 是样本输入,Y 是样本输出,f 就是建立 X 和 Y 映射关系的函数。所有 f 的可能结果构成了模型的假设空间 F。

很多时候 F 的函数类型是明确的,需要计算的是函数的参数,比如确定 f 函数为一个线性函数,那么 f 的函数表示就可以写为:

这时候需要计算的就是 a1 和 a0 两个参数的值。这种情况下模型的假设空间的数学表示是:

其中θ 为 f 函数的参数取值空间,一个 n 维欧氏空间,被称作参数空间。

算法

算法就是要从模型的假设空间中寻找一个最优的函数,使得样本空间的输入 X 经过该函数的映射得到的 f(X),和真实的 Y 值之间的距离最小。这个最优的函数通常没办法直接计算得到,即没有解析解,需要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不断迭代求解。因此如何寻找到 f 函数的全局最优解,以及使寻找过程尽量高效,就构成了机器学习的算法。

如何保证 f 函数或者 f 函数的参数空间最接近最优解,就是算法的策略。机器学习中用损失函数来评估模型是否最接近最优解。损失函数用来计算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差距,常用的有 0-1 损失函数、平方损失函数、绝对损失函数、对数损失函数等。以平方损失函数为例,损失函数如下:

对于一个给定的样本数据集

模型 f(X) 相对于真实值的平均损失为每个样本的损失函数的求和平均值:

这个值被称作经验风险,如果样本量足够大,那么使经验风险最小的 f 函数就是模型的最优解,即求

但是相对于样本空间的可能取值范围,实际中使用的样本量总是有限的,可能会出现使样本经验风险最小的模型 f 函数并不能使实际预测值的损失函数最小,这种情况被称作过拟合,即一味追求经验风险最小,而使模型 f 函数变得过于复杂,偏离了最优解。这种情况下,需要引入结构风险以防止过拟合。结构风险表示为:

在经验风险的基础上加上λJ(f),其中 J(f) 表示模型 f 的复杂度,模型越复杂,J(f) 越大。要使结构风险最小,就要使经验风险和模型复杂度同时小。求解模型最优解就变成求解结构风险最小值:

5.2 机器学习的数学原理

给定模型类型,也就是给定函数类型的情况下,如何寻找使结构风险最小的函数表达式。由于函数类型已经给定,实际上就是求函数的参数。各种有样本的机器学习算法基本上都是在各种模型的假设空间上求解结构风险最小值的过程,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各种机器学习算法的推导过程。

机器学习要从假设空间寻找最优函数,而最优函数就是使样本数据的函数值和真实值距离最小的那个函数。给定函数模型,求最优函数就是求函数的参数值。给定不同参数,得到不同函数值和真实值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损失,损失函数是关于模型参数的函数,距离越小,损失越小。最小损失值对应的函数参数就是最优函数。

数学上求极小值就是求一阶导数,计算每个参数的一阶导数为零的偏微分方程组,就可以算出最优函数的参数值。这就是为什么机器学习要计算偏微分方程的原因。


感知机

感知机是一种比较简单的二分类模型,将输入特征分类为+1、-1 两类,就像下图所示的,

一条直线将平面上的两类点分类。

感知机模型如下:


其中 x 代表输入的特征空间向量,输出空间是{-1, +1},w 为权值向量,b 叫作偏置,sign 是一个符号函数。

训练感知机模型就是要计算出 w 和 b 的值,当有新的数据需要分类的时候,输入感知机模型就可以计算出+1 或者-1 从而进行分类。

由于输出空间只有{-1, +1}两个值,所以只有误分类的时候,才会有模型计算值和样本真实值之间的偏差,偏差之和就是感知机的损失函数。

其中 M 为误分类点集合,误分类点越少,损失函数的值越小;如果没有误分类点,损失函数值为 0。求模型的参数 w 和 b,就是求损失函数的极小值。

数学上求函数的极小值就是求函数的一阶导数,但是感知机损失函数用统计求和函数表达,没办法计算解析解。机器学习采用梯度下降法求损失函数极小值,实质上就是求导过程的数值计算方法。

对于误分类点集合 M,损失函数 L(w,b) 变化的梯度,就是某个函数变量的变化引起的函数值的变化,根据感知机损失函数可知:

使用梯度下降更新 w 和 b,不断迭代使损失函数 L(w,b) 不断减小,直到为 0,也就是没有误分类点。

感知机算法的实现过程:

  1. 选择初始值 w0,b0。

  2. 在样本集合中选择样本数据 xi,yi。

  3. 如果 yi(w⋅xi+b)<0,表示 yi 为误分类点,那么 w=w+ηyixi、b=b+ηyi,在梯度方向校正 w 和 b。其中η 为步长,步长选择要适当,步长太长会导致每次计算调整太大出现震荡;步长太短又会导致收敛速度慢、计算时间长。

  4. 跳转回 2,直到样本集合中没有误分类点, 即全部样本数据 yi(w⋅xi+b)≥0。


用户头像

熊桂平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0.09.14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第十三周 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