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云服务模式进化论:企业云战略的致命误区,从 IaaS 到 FaaS 的死亡之旅!

作者:六边形架构
  • 2025-11-12
    广东
  • 本文字数:3440 字

    阅读完需:约 11 分钟

云服务模式进化论:企业云战略的致命误区,从IaaS到FaaS的死亡之旅!

关注我,掌握企业数字化/信息化转型、AI 技术落地和软件架构的核心方法论。


早上跟一位老铁聊天,聊着聊着聊到了之前我之前做的关于云计算项目这块的内容,我还调侃他公司也是一个 SaaS 服务提供商,突然想到估计很多人对于常见的云计算的服务模式有哪些都不太清楚,所以突发奇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云计算的五大服务模式的对比,临时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为一名在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云计算服务,在云计算领域深耕 10 多年的架构师,我见过太多企业在云服务选型上走弯路。今天,我将从技术本质、商业价值和落地实践三个维度,为大家深度解析云计算常见的五大云服务模式的差异与选择策略。


核心观点:没有最好的云服务模式,只有最适合企业业务场景和发展阶段的选择。

一、云计算服务模式的演进与本质

云计算的发展历程,本质上是一个"抽象层次不断提高、开发者体验不断优化、企业价值不断放大"的过程。从 IaaS 到 FaaS,每一次演进都代表着生产力的一次飞跃。

1.1 五大云服务模式的本质解析

让我们用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来理解这五种模式:


I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相当于开发商提供的"毛坯房"。你需要自己装修、买家具、布置。


  • 核心价值:提供虚拟化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和弹性扩展

  • 用户控制度:最高,几乎控制所有层面的基础设施

  • 代表产品:阿里云 ECS、腾讯云 CVM、AWS EC2


PaaS (平台即服务):相当于"精装修公寓"。基础装修已完成,你只需要添置个人物品即可入住。


  • 核心价值:提供应用开发和运行环境,屏蔽底层基础设施复杂性

  • 用户控制度:中等,主要控制应用和数据,对基础设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代表产品:各大云厂商的云数据库、云容器服务、云中间件、云开发平台等


SaaS (软件即服务):相当于"酒店式公寓"。拎包入住,所有服务都已准备就绪。


  • 核心价值:提供开箱即用的软件应用,无需安装、运维、升级

  • 用户控制度:最低,通常只能配置,不能修改代码

  • 代表产品:金蝶、用友、钉钉、飞书、企微等


BaaS (后端即服务):相当于"智能家居系统"。提供各种现成的智能化服务,你只需将它们组合起来使用。


  • 核心价值:提供现成的后端功能模块和 API

  • 用户控制度:中高,可灵活组合各种服务

  • 代表产品:阿里云 Serverless 云函数、Firebase、MongoDB Atlas、AWS Lambda


FaaS (函数即服务):相当于"按需点餐"。你只需要告诉厨师你要什么菜,厨师做好后端上。


  • 核心价值:事件驱动的无服务器计算,按需付费

  • 用户控制度:中等,专注于代码逻辑,无需管理基础设施

  • 代表产品:阿里云函数计算、腾讯云 SCF、AWS Lambda、Google Cloud Functions、IBM Cloud Functions

1.2 云服务模式演进的底层逻辑

为什么会出现这五种不同的服务模式?这背后反映了云计算技术的三大演进趋势:


  1. 抽象层次不断提高:从硬件抽象到平台抽象,再到服务抽象,极大降低了开发门槛

  2. 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从手动配置到自动扩缩容,再到按需计费,大幅提高了运维效率

  3. 业务价值不断深化:从成本节约到敏捷创新,再到业务转型,持续释放数字化价值


这五大服务模式并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而是共同构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完整技术栈。


然而,我见过太多企业盲目追求新技术,选择了不适合自身发展阶段的云服务模式,导致项目失败。那么,企业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在决定之前,你必须先问自己这三个关键问题...

二、五大云服务模式的优劣势与应用场景

选择云服务模式,本质上是在权衡控制力、灵活性、成本、速度和专业性这五个维度。让我们深入分析每种模式的具体价值和适用场景。

2.1 全面对比:五大云服务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2.2 企业最佳实践:不同场景的选型策略

2.2.1 创业公司与中小企业

场景特点:资源有限,快速验证业务模式,需要控制成本


推荐策略


  • 核心业务:采用 SaaS 快速起步,如使用钉钉进行协同、Salesforce 管理客户

  • 关键应用:使用 BaaS 降低开发难度,加速产品上线

  • 特殊需求:选择 FaaS 处理事件驱动的场景,如定时任务、数据处理


参考案例:某跨境电商初创公司,通过使用 Shopify(SaaS)+Firebase(BaaS)+AWS Lambda(FaaS)的组合,仅用 2 个月就完成了商城搭建,将 IT 成本控制在每月 5000 元以内,同时实现了自动扩缩容,支撑了双 11 期间 50 倍的流量增长。

2.2.2 中型成长型企业

场景特点:业务模式已验证,需要平衡开发灵活性和运维效率


推荐策略


  • 成熟业务:核心系统采用 PaaS 平台,提高开发效率

  • 遗留系统:通过 IaaS 迁移上云,逐步改造

  • 创新业务:结合 BaaS 和 FaaS 快速验证新功能


参考案例:某中型金融科技公司,将核心交易系统部署在阿里云 PaaS 平台,同时通过 IaaS 托管遗留系统,新业务模块则采用 FaaS 实现。这种混合架构使公司的产品迭代周期从原来的 3 个月缩短到 2 周,同时运维人员减少了 40%。

2.2.3 大型企业与传统行业

场景特点:业务复杂,监管要求高,需要兼顾安全性和创新


推荐策略


  • 核心系统:自建私有云 IaaS 或混合云架构,确保数据安全和合规

  • 创新部门:采用公有云 PaaS 加速业务创新

  • 非核心业务:使用 SaaS 降低运营成本


参考案例:某大型银行通过"私有云 IaaS+公有云 PaaS+特定 SaaS"的混合云架构,既满足了监管要求,又实现了新业务的快速上线。特别是在疫情期间,通过公有云 PaaS 快速推出在线贷款产品,在 2 周内完成了传统模式需要 3 个月的开发工作。

2.3 多模式混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路径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很少只使用单一的云服务模式。成功的云战略通常是根据业务需求,在不同场景下选择最合适的服务模式。


混合架构的优势


  • 风险分散:避免单点依赖,提高系统弹性

  • 成本优化:在不同阶段采用成本最优的方案

  • 灵活扩展:根据业务发展调整技术架构


混合架构实施建议


  • 制定清晰的云服务选型标准和治理规范

  • 培养懂多种云服务模式的复合型人才

  • 有能力的可以建立统一的云资源管理平台

三、实战经验与转型建议

在我这 10 多年参与和了解的云计算项目中,我发现成功的企业往往不是技术最先进的,而是最了解自身需求并做出合适选择的。以下是我总结的几条关键经验:

3.1 避免的三大陷阱

陷阱一:盲目追求最新技术


  • 很多企业听说 FaaS 很酷,就不管实际需求,非要把所有系统都迁移到 FaaS。结果发现复杂业务逻辑难以拆分,反而增加了开发难度和成本。


陷阱二:忽视长期成本


  • 有些企业只看到 SaaS 的低初始成本,却忽视了长期订阅费用的累积。几年下来,总成本可能超过自建系统。


陷阱三:技术与业务脱节


  • 技术团队主导的云选型往往只考虑技术因素,忽略了业务场景和用户体验。结果系统上线后,业务部门使用困难,最终导致项目失败。

3.2 云计算转型的成功要素

要素一:战略先行,技术支撑


  • 云计算转型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战略问题。企业需要明确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再选择合适的技术路径。


要素二:循序渐进,小步快跑


  • 不要试图一次性完成所有迁移。可以从非核心系统开始,积累经验后再迁移核心业务。


要素三:重视人才培养


  • 云计算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人才的升级。企业需要培养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要素四:建立持续优化机制


  • 云计算环境是动态变化的,需要建立定期评估和优化的机制,不断调整资源配置和技术选型。

3.3 个人建议

作为一名经历过无数云项目的架构师,我想给正在考虑云计算转型的企业几个真诚的建议:


  1. 先回答这三个问题再决定:你的业务优先级是什么?你的技术团队能力如何?你的预算和时间周期是多少?

  2. 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云服务提供商的选择至关重要。除了技术能力外,还要考虑服务支持、本地化响应和生态完善度。

  3. 保持开放的心态:云计算技术发展迅速,企业需要保持开放学习的心态,及时调整技术策略。

四、总结与行动计划

云计算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业务价值的手段。选择合适的云服务模式,能够帮助企业加速创新、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给企业的 3 个立即可行的行动建议


  1. 进行云成熟度评估:全面评估企业当前的 IT 基础设施、应用架构和团队能力,找出差距和机会。

  2. 制定混合云战略:根据业务需求,设计"IaaS+PaaS+SaaS+BaaS+FaaS"的混合云架构蓝图。

  3. 选择一个试点项目:从痛点最明显、风险可控的业务场景入手,快速验证云服务的价值。


记住,云计算转型是一场持久战。成功的关键不在于选择了哪种技术,而在于是否能够持续为业务创造价值。




互动话题:你所在的企业在云计算选型时遇到了哪些挑战?最终选择了哪种云服务模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看法。


关于作者:Kenyon,资深云计算架构师,10 多年的开发和技术管理经验,从程序员做到企业技术高管。多年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打造互联网平台的经验,专注于帮助企业设计和实施高效、可靠、成本优化的云架构,目前专注架构设计和人工智能应用实践;全网统一名称"六边形架构",欢迎关注交流。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授权,如果觉得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转发三连支持!

用户头像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18-11-08 加入

六哥,15年开发经验,10多年技术管理经验,从程序员做到企业技术高管。长期专注架构设计和人工智能应用实践。本号是专门分享和交流个人的架构经验、人工智能实战和人生感悟,欢迎关注和评论!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云服务模式进化论:企业云战略的致命误区,从IaaS到FaaS的死亡之旅!_云计算_六边形架构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