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低代码是在炒概念,炒得不错

用户头像
Justin
关注
发布于: 2021 年 01 月 16 日
低代码是在炒概念,炒得不错

今天听哥们儿提到了一个新概念,低代码(Low Code)以及无代码(No Code),大概的意思是说:不需要专业的编程水平,业务部门或者 IT 部门的人员,通过拖拖拽拽就可以创建应用,来支持业务。


举个形象的例子,很多人都会用 Excel 来进行统计和数据分析,绝大部分情况下大家并不需要写代码,尽管 Excel 也支持使用 VBA 这样的编程语言。大家主要是用公式、单元格结构来把各种数据串联在一起,构建出复杂的应用,并不要求大家成为程序员,去学习如何编程。现在热炒的低代码/无代码基本上就起到像 Excel 这样的作用,只不过构建出的系统更为强大,而且符合现代 IT 需求。能够在线提供服务,还能和各种数据源和服务集成,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而不只是 Excel 那样单纯的计算工具。


微软说,这会是他们的 “The Next Big Thing”,已经在通过他们的 Power Platform 实现了。



真是特别好,程序员最喜欢干让自己失业的事情了。不过,等等,这个模式看着眼熟啊,通过消灭代码来加速应用交付,这肯定不是第一次。CASE、MDA、RAD、BPM,这些词你或许不熟悉,但它们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的某个时段都被热炒过,都宣称同样的作用:不用写代码了,模式也类似:可视化、拖拖拽拽。事实上,UML 之父 Grady Booch 说过:


整个软件工程的历史都是关于提高抽象程度的。


所谓提高抽象程度,就是用模型驱动开发,代码从模型生成,不需要手工去写。技术上,低代码并没有带来什么新鲜事物,但为什么开始流行?


  • 首先,低代码这个词更好做市场宣传,它比 MDA (模型驱动架构)更容易被普通人理解。普通人不知道什么是模型,但是什么是代码还是有概念的。

  • 其次,普通人对代码感到神秘,甚至心生畏惧。低代码、无代码,实在是太友好了。

  • 然后,低代码往往有非常具体的应用场景,而不是模型驱动那么抽象,不知所云,大家会以为你是在忽悠。


低代码的确就是个 buzzword,不过值得重视。这是软件行业提高抽象层次的一次市场营销努力。


正如《程序员》2010 年第 5 期卷首语所说:


那么,技术人员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buzzword 呢?


首先要重视,踏踏实实地研究 buzzword 产生的来龙去脉和背后的实质,辨析其中也许很微妙的创新点。其次,考察环境和时机,判断是否适合自己,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即使不行,也应该总结成文档,存入知识库,以待未来使用。最后,如果有投入实践的可能,那就积极探索,不要让机遇擦肩而过。


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口述需求,应用就自动生成了。无代码都来了,GPT-3已经可以从文本生成图像了,这一天还会远吗?


参考文献:

  • Positioning of the low-code movement within the field of model-driven engineering, Jordi Cabot

  • Microsoft's low-code tools: Now everyone can be a developer, Simon Bisson

  • 《程序员》2010 年第 5 期


发布于: 2021 年 01 月 16 日阅读数: 162
用户头像

Justin

关注

对世界好奇,对自己好奇 2018.04.14 加入

TGO 北京会员,乐城堡联合创始人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低代码是在炒概念,炒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