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bbo 应用级服务发现初体验
dubbo应用级服务发现介绍
了解dubbo的朋友知道,dubbo的provider启动时向注册中心注册,consumer从注册中心消费。
目前dubbo往注册中心上注册的数据是接口级,而应用级服务发现是往注册中心上注册实例(ip+port),两者的区别只是注册的粒度不同。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应用级服务发现,有如下几点原因
与业界主流微服务模型对齐,比如 SpringCloud、Kubernetes Native Service 等
减少注册数据,提升性能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在dubbo2.7.5
版本中发布了应用级服务发现
官方的release note中只有这么一句话提到,给出的信息就两点:
支持一种新的服务发现粒度:应用级服务发现
尚处于BETA版本
且并没有相关官方文档介绍如何使用。
网上搜索了一些文章,只是一些方向性
、原理性
的介绍,如《Dubbo 迈出云原生重要一步 - 应用级服务发现解析》、《Apache-Dubbo-服务自省架构设计》(非公众号文章,可网上搜索,作者小马哥)。
原理、方向固然重要,但想试用下dubbo的应用级服务发现却不知道如何配置,于是接下来从网上的碎片和源码来搭建一下dubbo的应用级服务发现demo
体验应用级服务发现
环境搭建
这里介绍下我常用的搭建dubbo源码调试的环境,简单有效。
简单的让dubbo跑起来只要一个zookeeper作为注册中心即可。
使用docker来搭建zk环境:
dubbo源码调试环境,只需要从github上下载源码
使用源码自带的demo即可,dubbo运行方式有很多,注解、api、xml等方式,选择你熟悉的即可,没有本质区别
两种服务发现
接口级服务发现
dubbo默认就是接口级服务注册,只要找个provider的demo启动就行,启动好我们看一下zk上注册的数据
/dubbo
目录下的config
、metadata
是2.7之后引入的“三大中心”,这块不在本文讨论范围,暂时忽略
/dubbo/org.apache.dubbo.demo.DemoService
即是注册上去的服务,下面挂了一个临时节点
[dubbo%3A%2F%2F172.23.234.91%3A20880%2Forg.apache.dubbo.demo.DemoService%3Fanyhost%3Dtrue%26application%3Ddubbo-demo-api-provider%26default%3Dtrue%26deprecated%3Dfalse%26dubbo%3D2.0.2%26dynamic%3Dtrue%26generic%3Dfalse%26interface%3Dorg.apache.dubbo.demo.DemoService%26metadata-type%3Dremote%26methods%3DsayHello%2CsayHelloAsync%26pid%3D90356%26release%3D%26side%3Dprovider%26timestamp%3D1599039616611]
urldecode一下
[dubbo://172.23.234.91:20880/org.apache.dubbo.demo.DemoService?anyhost=true&application=dubbo-demo-api-provider&default=true&deprecated=false&dubbo=2.0.2&dynamic=true&generic=false&interface=org.apache.dubbo.demo.DemoService&metadata-type=remote&methods=sayHello,sayHelloAsync&pid=90356&release=&side=provider×tamp=1599039616611]
可以看到注册上去的是一些元数据,比如ip、port、interface、methods等
应用级服务发现
应用级服务发现的配置,在网上能找到的资料很少,这里我也是翻遍了资料,加上自己尝试,得出的配置,除了配置zk地址,还需要开启应用级服务发现:
用代码是这样写
provider与consumer都需要这样写,且consumer还需要在reference上配置services,指向provider的applicationName,表示需要消费这个应用
zk上注册的数据变成了在/services
下
我们发现在服务维度的注册的元数据不见了,所以此时consumer会先和provider建立连接,再去获取元数据。
最后
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dubbo新版本提供的应用级维度服务注册发现能力,也只是和现有其他的微服务发现模型对齐,我们在实际中得运用还需要深入思考。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小楼】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017faba160588959c7ff6ff82】。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